近年来,旬阳市段家河镇锚定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立足生态优势,在政府引导扶持下精准布局特色水果种植产业。通过引进优质蟠桃品种、打造规模化种植基地,让曾经藏于深山的“土果子”,逐渐成为带动村民增收的“金果果”,走出了一条生态赋能、产业兴村的特色发展之路。
盛夏时节,段家河镇李家庄村的蟠桃园里硕果累累,金灿灿的蟠桃挂满枝头,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果香。经过数年培育,蟠桃产业已成为村里的“当家产业”,年产量突破几十万斤。这些个大饱满、汁甜肉厚的蟠桃,不仅擦亮了当地特色农产品的招牌,更让深山资源转化成了富民资本。
我们这里海拔、土地和气候都适合蟠桃的生长,种出来的果子口感很好,现在不仅在本地畅销,西安的回购率也很高。像我种了105亩,村里的小户都种的有三五亩的规模,目前全村的种植面积已达2000多亩,用心管护的话,亩产都能净挣一万块钱。”果农向斌介绍说。
作为市级劳模和产业带头人,向斌是蟠桃产业从无到强的“掌舵人”。他率先试种蟠桃,扎根果园钻研技术,从土壤改良到病虫害绿色防治,一步步摸索出适配本地环境的种植方案。在他的带动下,村民们不仅学会了科学种植技术,更从分散的“单打独斗”凝聚成抱团发展的“共同体”,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
“以前栽有两亩地,技术不行,基本没啥收益。后来多亏向总教我们技术,帮助我们销售,我们的效益逐渐的好了起来,日子越来越好了,心里感觉很甜很美。”村民向举兴谈及如今变化,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然而,丰收的喜悦背后,也存在着滞销隐忧。面对集中上市可能带来的销售压力,市总工会第一时间深入果园调研,详细了解园区情况,打通销售堵点,为蟠桃拓宽“爱心销路”。
“我们以工会组织为纽带,号召广大职工积极参与。一方面是组织职工实地体验采摘乐趣,另一方面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弘扬劳模精神,结合我们工会‘夏季送清凉’的活动来帮助果农拓宽销售渠道。”旬阳市总工会常务副主席陈仪清说。
从深山野果到富民“金果”,李家庄村的蟠桃产业不仅结出了甜蜜果实,更映照着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未来,旬阳市段家河镇李家庄村将继续以乡村振兴为引领,不断完善特色林果产业链,加强品牌建设和宣传推广,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让深山里的蟠桃园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聚宝盆”,谱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供稿:旬阳市段家河镇)
责编:刘朋涛
编辑: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