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科教文旅

李世文先生为韩城市司马迁图书馆捐赠图书

近日,李世文先生向司马迁图书馆捐赠《非遗唐刀文化教材》、《十三太保气功修炼教程》、《十三太保技击修炼教程》、《晋北宝纶堂李氏族谱》、《晋北宝纶堂李氏文献资料汇编》共五册书籍。文献资源部代表韩城市司马迁图书馆接受其捐赠并颁发了《收藏证书》。

IMG_256

作品简介:

《非遗唐刀文化教材》:韩城非物质文化遗产,古代冷兵器史上的巅峰之作。兼具刀枪之优点,威力巨大,响彻古今,为传统兵家文化瑰宝。2021年,唐刀技法被韩城市政府公布为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鉴于此,在传统唐刀文化的基础上,编著了《非遗唐刀文化教材》,以便社会各界朋友了解唐刀文化,学习唐刀文化。

《十三太保气功修炼教程》:集中华传统武术内外功精髓,为历代兵家高级功夫,外功与内功相结合,气功与技击相结合,通过对人体局部及整体的特殊修炼,合武功与禅学、技击与气功成一体,练就“金刚不坏之躯,护法伏魔之能”。本教程整录了十三太保内外软硬秘传功法,为广大武术爱好者学习提供参考。

《十三太保技击修炼教程》:有十八般武艺之说。传统十八般武艺,前十七种讲的都是兵器,最后一种才是徒手。本教程内容,特从十三太保冷兵器械中选择整理出刀、棍、枪、锤、连枷、链鞭、剪刀、ヒ首、双刀、双棍,骑兵马刀、长矛等兵器,十三太保手搏中抢打、擒打、摔打等实战技法。

《晋北宝纶堂李氏族谱》:晋北宝纶堂李氏家族原籍陕西韩城县,元代时为军人世家。元至治三年(1323年),李安甫、李安朝、李安广兄弟三人奉命守卫上都(今内蒙古开平),事毕在返乡途中,长兄安甫落户山阴县,二兄安朝落籍崞县孙家庄,三弟安广定居崞县北社里(今属定襄县),成为李氏鼻祖。北社东村地处五台山余脉、滹沱河流域,背靠龙山、马鞍山,为定襄县历史文化名村,2016年被列入国家住建部第四批“中国传统古村落名录”。这是一部记载晋北宝纶堂李氏家族历史渊源、繁衍脉络、家族人物事迹及家族文化的重要文献。

《晋北宝纶堂李氏文献资料汇编》:记录晋北宝纶堂李氏家族历史、文化、人物事迹及家族传承的珍贵文献。

IMG_258

作者简介:

李世文,艺名武禅,陕西韩城人,1971年11月生,学历本科,毕业于佟庆辉武术中专、衡阳师范学院。韩城市非遗唐刀技法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医学气功学会气功教育专委会常委。社会活动:主办八届武术散打比赛,举办十次唐刀文化培训班。多次受邀担任武术散打比赛裁判长,散打教练员裁判员培训班讲师、公安特警实战技能培训班讲师、中医气功培训班讲师。1982年,随父亲李彦明(原中国人民解放军3994部队教官)、伯父李继昌习练非遗唐刀、十三太保武艺、少林拳。荣获各级武术赛事金牌十三枚。培养国内外各级武术比赛冠军多名 。2009年,开始整理世传唐刀文化,研究唐刀学术产业体系,开发唐刀文化产业。拍摄非遗唐刀文化宣传教学片。2013年,开始传播唐刀文化,在全国开设十余家唐刀传承基地,带领弟子参加文化交流活动,展示非遗唐刀技法。现任职:世界搏击协会理事长、韩城市唐刀文化研究协会会长、珠海华夏武术运动中心主任、隆尧李氏唐刀研究学会会长、珠海大唐体育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河北省武术散打联谊会搏击总教练、宁夏散打协会技术总监。

或旧或新、或齐全或零散,一纸一墨都是对文物保护的支持,都代表了您贡献乡土、服务社会的拳拳之心。您所提供的资料我们将尽心珍藏,并代代相传,泽被后人。韩城市司马迁图书馆竭诚欢迎各有关单位、各界人士对图书馆的征集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衷心感谢您对文化事业的工作的大力支持!韩城的记忆,因您的参与而更加丰富精彩.(撰稿:沈江帆)

责编:杜鹏飞

编辑:刘凡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