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科教文旅

陕西省艺术研究院调研汉调桄桄传承发展中心

为更好地推进陕⻄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陕西国有文艺院团管理运营机制研究 》、 陕⻄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陕西濒危剧种保护传承弘扬的路径研究》理论研究工作,4月22日,陕西省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陕北陕南民歌研究中心主任王茸茸,陕西省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资料研究中心副主任倪娟,陕西省艺术研究院二级编剧甘婧以及三位助理研究员组成的调研组一行深入汉中市南郑区汉调桄桄传承发展中心开展调研活动,汉调桄桄传承发展中心主任赵红热情接待了调研组一行。

探寻戏曲文化瑰宝

IMG_257

调研组一行首先参观了汉调桄桄非遗展厅,通过中心主任赵红的讲解,深入了解了“汉调桄桄”的起源和历史沿革,感受这一稀有剧种的独特魅力。随后,考察组一行在中心剧场内观看了青年演员们的日常排练,实地参观了中心后院汉调桄桄小剧场。

IMG_266

随后,调研组一行在会议室围绕汉调桄桄剧种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现状、剧目创排、人才队伍建设、演出经营情况以及管理运营模式等内容与中心领导班子成员和各科室相关负责人开展了专题座谈会。

共话传承新思路

南郑区汉调桄桄传承发展中心主任赵红向调研组详细介绍了中心组织架构,对近年来汉调桄桄在剧目创新、惠⺠演出、对外宣传推广、戏曲进乡村进校园、剧目获奖、青年人才队伍培养情况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汇报,指出目前汉调桄桄在传承和后期发展方面存在的一些困难。调研组认真听取了赵红主任的汇报,充分肯定了中心在传承和发展汉调桄桄方面取得的成绩。

聚焦“保护中发展、发展中创新”的核心命题,调研组专家们通过实地考察调研,对汉调桄桄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结合全国非遗保护的相关经验,对中心后期发展和传承保护规划及青年人才队伍培养方面进行了提问,为汉调桄桄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双方还就相关问题展开了热烈探讨,共同探索传统戏曲与现代文化生态的融合之道。

展望未来:让非遗“活”在当下

IMG_276

在当今多元文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成为文化领域的重要课题,传统戏曲作为非遗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

汉调桄桄的传承不仅是技艺的延续,更是文化根脉的守护。此次陕西省艺术研究院的调研之行,为汉调桄桄未来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全面且具有针对性的方案。未来,汉调桄桄有望通过这些举措实现活态传承,积极探索“非遗 + 文旅”“非遗 + 科技”跨界融合路径,让传统戏曲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更好地推动汉调桄桄文化传播。(尤小娥)

责编:杜鹏飞

编辑:刘凡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