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凤翔区虢王镇便民服务中心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三个年”提升活动为契机,以“便民、规范、高效、廉洁”为原则,以提高办事效率和阳光便民服务为宗旨,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领域,为全镇广大群众提供了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
提高效率,规范服务
虢王镇便民服务中心共设立5个服务窗口,涵盖退役军人服务、医保、社保、卫健、民政等多个领域相关业务,通过简化办事环节、整合服务资源、公开办事流程等内容,形成76项便民服务事项目录清单。今年以来,便民服务中心共受理各类事项4516件,办结率为100%,群众满意度100%。
便民服务中心制订了承诺制度、首问负责制度、一次告知制度、限时办结制度、投诉举报处理制度等制度,规范工作流程,使管理有章可循。每个窗口建立了办事台账,对于需由上级部门审批的项目,加强衔接,做到提前介入,全程跟踪服务,及时为群众解决办事审批过程中的疑点难点问题。实行政务公开,落实阳光作业,梳理了所有业务的政策依据、申报条件、办理程序、承诺时限,对每个窗口工作人员实名和岗位都进行了公示,各窗口设有政务服务“好差评”二维码,方便群众监督和点评。
积极开展业务培训,大厅工作人员之间相互学习相关政策和办事流程,努力实现政务服务事项“高效办成一件事”,切实落实首问责任制,为群众提供咨询、帮办、代办服务,进一步推进基层便民服务“只进一扇门”,持续提升镇便民服务中心实质化运行的质量和水平。
创新工作,提升服务
以深化“三个年”活动为抓手,便民服务中心常态化对各窗口作风纪律、考勤情况、业务成效、卫生环境等方面严抓实管,严格落实各项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服务行为。同时,积极开展业务培训,大厅工作人员之间相互学习相关政策和办事流程,努力实现政务服务事项“高效办成一件事”,切实落实首问责任制,为群众提供咨询、帮办、代办服务,进一步推进基层便民服务“只进一扇门”,持续提升镇便民服务中心实质化运行的质量和水平。
全面完成“两费”征缴任务。紧盯目标任务,及时掌握辖区内人员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参保动态信息,分解量化收缴任务,严格落实“日通报”机制,定期将未参保人员信息及时反馈各村,确保群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切实兜牢民生保障底线。聚焦困难群众所需所盼,按照“应救尽救”的原则,将未纳入社会救助范围的重大疾病患者、大额医疗支出人员、重度残疾人等人群作为重点走访对象,有效落实低保、低保边缘家庭及临时救助等政策。截止目前,全镇共有农村低保309户730人;农村特困供养对象58户59人,其中集中供养11户11人、分散供养47户48人;开展临时救助对象38户102人,关注留守儿童10人、孤儿1人,认定事实无人抚养儿童2人。
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参加全区招聘会2次、技能培训共2期,参训学员共93人。为脱贫劳动力一次性创业补贴申报1人,脱贫劳动力一次性求职补贴申报36人,安置公益岗位人员73人。
计生方面。今年新增计划生育家庭奖扶对象34人,发放独生子女保健费257人、计生家庭合疗补助2285人,补助特殊家庭4人,为计生家庭1034户,2163人购买安康保险,为65人办理了计生家庭互助保险。
下沉村组,优化服务
对于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便民服务中心坚持以人为本,工作人员上门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上门办”“帮代办”服务,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今年以来提供上门帮代办120余件,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同时,定期或不定期深入村组,了解老年人、残疾人等不同群体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好帮扶措施。截止目前,已为18名年满60周岁的特殊老年群体提供适老化改造服务,为11名残疾人提供无障碍设施,实施残疾人阳光增收项目10人。
镇便民服务中心民政、残联、退役事务、红十字会等部门协同合作,秉持“以人为本,关爱帮扶”理念,扎实开展走访慰问工作,给低保对象、特困人员、残疾人、患病退役军人等困难群众送去温暖与关怀。全年开展重阳节慰问6名老人,春节慰问8名困难群众,残疾人救助14人,发放人道救助物资100份,为4名患病退役军人申请关爱基金,慰问退役军人40人。
2025年,凤翔区虢王镇便民服务中心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促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全力打造有温度、有热度、高效便捷的服务窗口,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供稿:凤翔区虢王镇)
责编:杨拴明
编辑: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