栉风沐雨砥砺行,春华秋实满庭芳。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更是我镇厚积薄发、奋力赶超的攻坚之年。一年来,全镇上下围绕“打造特色农业大镇,建设优质苹果强镇”目标,紧扣建设“苹果富镇、花卉兴镇、农旅靓镇、生态名镇”思路,转变作风、攻坚克难,守正创新、实干笃行,各项重点工作蹄疾步稳扎实推进,持续向好。
鉴往知来,砺行致远。即日起,“最美果乡范家寨”微信公众号开设专栏,集中展示一年来各站所办奋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举措、发展亮点、工作成绩,借总结之力迈向更高台阶,以奋斗之姿开启崭新征程。
情系民生福祉 绘就温暖画卷
文明建功业,满意在民政,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过去一年,在社会发展的浪潮中,范家寨镇民政工作如同一束温暖而坚定的光,穿透生活的风雨,精准照拂每一位困难群众,用切实行动书写着民生答卷,勾勒出幸福民生的崭新模样。
兜底保障坚实有力,低保特困暖人心
低保工作作为困难群众生活的兜底保障,是困难群众的“生命线”。今年以来,民政办持续发力,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累计开展6次全面排查,深入13个行政村,敲门入户了解实际情况。通过大数据比对与实地勘察相结合,本年度新增纳入低保家庭27户74人,清退不再符合条件的78人,让保障资源精准落到最需要的人群中。如今,每月按时发放的低保金,化作米面粮油,撑起了847名低保户的日常生活,为他们燃起生活的希望之火。特困供养方面,升级服务模式,告别传统单一救助,投入143.96万元专项资金,不但满足吃穿住基本需求,还为每位特困人员量身定制康复计划、心理疏导服务,从物质到精神全方位关怀,让115名特困人员在温馨的“大家庭”里安享岁月。
幸福院里幸福满溢,养老服务创新篇
作为村级养老的主阵地,幸福院建设成绩斐然。多方争取资金,对全镇6个二类幸福院,7个三类幸福院提升改造,董家河村、湫池庙村幸福院成功为区级民政现场会提供点位,养老服务半径进一步缩小。走进幸福院,温馨整洁的日间照料室、设施齐全的康复活动室、书香四溢的老年阅览室一应俱全,真正把幸福院打造成老人家门口的 “乐园”,让居家养老更有品质、更富温情。
多元救助协同发力,汇聚爱心解难题
民政工作从不孤立行事,联合卫健、残联、住建、退役军人,搭建社会救助大平台,下村开展义诊工作。全年累计义诊5次,确保村村过,人人看。临时救助“救急难”作用凸显,发放临时救助金89991元,为6户15人次雪中送炭,助他们渡过难关,重拾生活信心。
退役军人事务工作承载着尊崇与关爱。我镇现有退役军人1052人,年满60周岁农村退役士兵253人,今年共计发放补助金1716680.76元,重点优抚对象有81人、老复员军人2人,病退军人20人,三属1人、烈士子女1人,伤残军人17人,“两参”人员40人、今年共计发放补助金1333510.5元,八一期间对伤残困难军人进行了慰问,并向他们带去了生活物资及节日的问候。
残联事业照亮残疾人的前行之路,致力于消除障碍,促进平等参与。通过康复服务,帮助残疾人恢复身体机能,重新拥抱生活;开展教育培训,为他们打开知识与技能的大门,提升就业竞争力;举办文化体育活动,让他们在舞台和赛场上绽放光彩,展现生命的顽强与坚韧。每一项举措都传递着对残疾人的尊重与支持,助力他们勇敢追逐梦想,融入社会大家庭,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住房保障让群众真切体会家的温暖,今年以来住建办对全镇13个村已排查的9016户房屋排查过程中录入的信息进行再次核对,重点研判存在安全隐患的房屋鉴定是否精准、核查闲置农房管控是否到位,及时查漏补缺。对初判存在安全隐患的12户(均有商品房且在外居住)房屋加强监控,工程措施及管理措施双管齐下,并动员其中3户已经完成旧房拆除,其余9户房屋永久性停用并于房屋醒目位置张贴警示标识,房屋周围拉警戒线隔离。完成2678户农村低收入群众房屋安全鉴定,并录入陕西省农村危房改造脱贫攻坚三年行动农户档案信息检索系统,确保全镇所有房屋安全有保障。
这些关乎民生的事业,虽各有侧重,但目标一致——以人民为中心,保障和改善民生。未来,凤翔区范家寨镇将步履不停,不断优化完善,用实际行动诠释初心使命,让每一项政策都落地生根,让每一份关怀都直抵人心,为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不懈奋斗,书写更加温暖、美好的民生华章!(曹 升)
责编:杨拴明
编辑: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