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科教文旅

榆阳区镇川镇中心小学:加强机构领导 发挥家校作用

家校共育是指家庭和学校共同参与孩子的教育和成长过程,是家长和教师步调一致,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家校共育在学校教学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家校共育可以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各自优势,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教育资源和支持,有助于学生的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均衡发展。

增强教育效果: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家长的教育观念和行为对孩子的影响深远。家校共育可以使家长更好地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要求,与学校形成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共同推动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提高教育效果。

培养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家校共育可以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学习科学的教育方法,创造一个和谐、积极、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家庭环境。

加强师生关系:家校共育有助于建立更加紧密的师生关系。家长的参与和支持可以让教师感受到家庭的关心和信任,从而更加投入地关注和指导每一个学生。

提升社会责任感:家校共育可以增强家长对教育的认识和责任感,使家长意识到自己在孩子教育中的重要角色,积极参与到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中,共同为培养社会有用人才而努力。

预防和解决教育问题:家校共育有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孩子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学习困难、行为问题等,通过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帮助孩子克服困难,健康成长。

一、家校共育的组织机构和职责

1.家校共育委员会:由学校领导、教师代表、家长代表组成,是家校共育工作的最高决策机构。

委员会下设:

办公室:(办公室教师负责)。负责日常工作。

会长:(会长负责)。负责全面工作,密切做好家校联系,制定学期及年度工作计划和总结,关心和扶持学校教育事业发展,支持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副会长:(副会长负责)。协助会长落实各项工作,落实各项活动安排及策划,及时反馈家长意见,负责小学部家校共育的相关工作。

委员会组成:

①年级委员长:(四年级三班家长、五年级一班家长…)

年级委员长由年级组长牵头,各班班主任及热心家长组成。主要任务是协助学校开展年级层面的家校共育活动,收集和反映家长意见和建议,协调年级内各班级家校共育工作。

②班级委员长:(六年级三班家长、二年级三班家长…)

班级家长委员会由班主任牵头,热心家长组成。主要任务是协助班主任开展班级层面的家校共育活动,如家长会、家访等,加强家校沟通,促进家校合作。

2.学校领导小组:

组 长:姜良龙校长

副组长:常江涛副校长

成 员:冯美娜、张笑笑德育主任

负责制定家校共育工作的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指导和监督家校共育工作的开展。

3.“五育”发展中心:(“五育”发展中心教师负责)

“双减”中心:(“双减”中心教师负责)。协助学校做好“双减”工作的监督,做好家长群体的解释工作,并组织一次线上政策学习。

“五项管理”中心:(“五项管理”中心教师负责)。协助学校落实“五项管理”的相关要求,并组织一次线上的政策学习。

4.学习宣传中心:(宣传中心教师负责)。协助学校办好家长学校,不断提高家长自身素质,做好学校宣传工作,扩大学校影响和知名度。每学年组织至少一次家长论坛,每次提出一个共性问题,进行研讨,并形成文字进行推文。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线下或线上的家长学习时间。

家校共育的组织机构都有明确的职责和分工,共同协作以实现家校共育的目标。

二、家长的权利和义务

在家校共育的队伍中,家长也是重要的主力军,每一位家长必须充分利用权利,履行义务。

家长的权利:

1.参与学校管理:家长有权通过家长委员会等组织形式,参与学校的管理和决策过程,对学校的教育方针、政策、课程设置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

2.知情权:家长有权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行为表现以及学校的教育教学动态,包括孩子的作业、考试成绩、课堂表现等。

3.监督权:家长有权监督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的教学行为,确保孩子在学校得到公平、公正的教育。

4.建议权:家长可以就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向学校提出合理化建议,促进学校不断改进和完善。

5.隐私权:家长的个人信息和孩子在校的相关信息应受到保护,未经家长同意,学校不得随意泄露。

家长的义务:

1.支持学校教育:家长应尊重学校的教育方针和课程设置,积极配合学校的各项要求,如参加家长会、关注孩子作业完成情况等。

2.家庭教育责任:家长应承担起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的责任,与学校教育形成良好衔接和补充,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

3.沟通协作:家长应与教师保持密切沟通,及时了解孩子在校情况,共同解决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4.遵守学校规定:家长应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不干涉教师的正常教学活动,不无理取闹或给学校制造麻烦。

5.培养良好习惯:家长应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三、家庭必须履行教育监护责任

1.树立科学育儿观念。家长要正确认识孩子成长规律,尊重孩子个体差异和天性,保护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把培养孩子的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作为家庭教育的首要目标。切实履行家庭教育职责,严格对孩子的教育管理,支持学校和教师正确行使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权利。要理性设置对孩子的期望值,鼓励孩子尽展其才。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的培训,避免盲目攀比、跟风报班或请家教给孩子增加过重课外负担,有损孩子身心健康。

2.加强家庭交流互动。家长要注重言传身教,培育好家风,传承好家训。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引导其勤奋学习,开朗自信,乐观向上;教育孩子遇到挫折不灰心、不气馁,遇到困难勇于面对、努力克服;帮助孩子树立学习信心,增强学习动力;提醒孩子有事要及时告诉家长,主动寻求帮助。

四、家校共育的目标

让家长成为我们的忠实“粉丝”和得力助手。坚定的同盟者;活动的参与者;资源的开发者;成果的创造者。

五、学校对家长们的期望与建议

家长是学生生活陪伴者、安全的监管员、品行的教育者、习惯的培养者、兴趣的激发者。

综上所述,家校共育是实现孩子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需要家庭和学校双方的积极参与和良好合作。家校共育中家长的权利和义务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家长应积极参与学校管理,了解并支持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同时承担起家庭教育的责任,与学校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作者:榆阳区镇川镇中心小学 姜良龙)

责编:杜鹏飞

编辑:李静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