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时代热点

蒲城县兴镇“兵支书”向林: 退伍不褪色 乡村振兴“领头雁”

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支书”。作为一名80后退役军人,兴镇兴西村党总支书记向林将“退役不褪色”的军人底色融入血液,将初心和使命镌刻在内心深处,牢记为民办实事的初心使命,在乡村振兴的新战场上,充分发挥“领头雁”作用,用实际行动带领群众发展致富,用真心赢得民心。

“去年咱们把这条路的北部下水和柏油铺完,今年计划把花炮街十字路口往南,全部把下水管网和柏油铺设完毕。”

画面中正带领村干部考察兴镇兴西村环城西路提升改造工程的就是兴西村党总支书记向林。近期他和村两委一班人的工作重点就是紧盯群众关心的乡村建设短板,着力实施好空宅基地美化、污水管网铺设、道路铺设、村庄亮化等项目。

IMG_257

兴镇兴西村村民 党晓宇:原来这个路口遇到下雨的话积水很大,村民学生出行很不方便,那确实是很不方便。但是就是从去年铺设了管道以后,下再大的雨也不存在积水问题,都得到村民好的评价。

始终把人民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不仅是向林作为村书记的第一责任,更是他多年军旅生涯锤炼出的优秀品质。2002年退伍后,向林一直在渭南创业,2020年,向林在县镇各级的支持鼓励下,在兴镇社区附近成立了蒲城联铭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对村民面临的交通不便、卫生条件较差、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发展滞缓、乡亲增收困难等问题,向林看在眼里,记在心上。2021年,向林当选为兴西村党总支部书记,他决心展开手脚大干一番。

IMG_259

兴镇兴西村党总支书记 向林:我上任的第一件事整合班子,凝聚民心,借咱兴西村这个平台地理优势发展集体经济,在外扩大招商,把咱整个村集体的闲置集体土地盘活,让老百姓产生更多的就业岗位,让群众的腰包鼓起来,让集体产业转起来。

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全面振兴,2021年,向林决定规划实施电子产业园扩容增效工作,新建两座厂房,新增两条变压器生产线,现可提供就业岗位多达400余个,2024年上半年这里的总产值已达700多万。

IMG_261

兴镇九龙村村民 王敏:自从这个厂建厂以来已经四年了,我从一个低级员工干到一个品检员一个组长,见证了厂的成长,也看到了改变周边群众和农民的变化。我们忙了就在家里管娃、干活,闲了就在厂里上班,也改变了我们这些留守妇女的生活,厂里给我们了一个平台,让我们展现了自己不同的一面,以后我们会继续努力,大家团结一致把这个厂干的更好。

村民的腰包鼓了,村里的“家底”也厚了 。如今的兴西村,紧扣县委、县政府“4+N”产业发展布局,已先后引进联铭电子科技、晨达电子科技、老熟人食品、兴西醋坊等加工企业4家,拓展就业岗位达300余个,初步实现劳动密集型企业聚集。尤其是这些企业还解决现役军人及退役军人本人及其亲属就业问题,累计带动退役军人及其亲属60余人。

IMG_262

兴镇兴西村村民 屈银娜:一天下来能包一千四五,一个月下来就是四五千块钱,上班自由,不影响在家看娃。

这几年,“兵支书”向林带领兴西村村民,紧紧围绕基层党建、集体经济、产业发展、美丽村庄、基层治理等星级村发展目标,用夯实基础设施,补齐民生短板,用优化产业结构,增加收入渠道,让兴西村不断焕发新活力。他本人也先后荣获“优秀退役军人”“拥军模范个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县人大代表”等多项荣誉称号。

IMG_264

兴镇兴西村党总支书记 向林:作为一名村书记,一名党员,我将以“千万工程”重点村建设为契机,持续深化“一围绕、两争当”主题党建活动,继续发挥支部书记的领头雁作用,积极引导党员干部在推动发展、基层治理、服务群众中主动作为、担当有为,探索“党委引领、党员示范、产业带动、群众受益”的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模式,在乡村振兴各项重点工作中建强“红色堡垒”、夯实发展之基,让党旗在广袤的农村基层一线高高飘扬。(来源:蒲城县融媒体中心)

责编:刘朋涛

编辑:刘凡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