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时代热点

法门寺博物馆:弘扬崇廉文化 传承尚廉美德

“清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崇廉尚廉从古至今,深深植根于人们的心中,也刻画进文物里。知古而鉴今、见贤以思齐,让我们来认识一下法门寺博物馆珍藏文物里的廉洁文化!

IMG_256

莲花作为中国传统民俗中常见的一种图像,自古以来就受到无数人喜爱,不仅仅因为它的美丽,更在于它的不染尘埃、与世无争,有如谦谦君子。人们认为它是洁身自好的高尚品德的象征,并赋予它各种美称——荷花、藕花、泽芝、芙蓉、芙蕖、菡萏……每个名称都有一种“天然去雕饰”的美。北宋周敦颐的《爱莲说》,刻画出莲花高洁清廉的形象,赋予其花中君子的人格内涵。“莲”与“廉”同音,而莲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的高贵品格又使其与“廉”同义,有洁身自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寓意。“爱莲”即“爱廉”。“爱莲”的名号成为中国古代期许清廉政治的现。

IMG_256

法门寺唐代地宫共出土2件银芙蕖,以银片及银丝制成,形制相同。芙蕖即莲花,莲花为佛之净土,象征“纯洁”,寓意“吉祥”。与莲有关的文物还有2件形制相同的鎏金卷荷叶圈足银阏伽水碗,碗壁模冲两层莲瓣,上下错置排列,花瓣自然形成口沿,宛如一朵盛开的莲花,造型优美,纹饰新颖。莲花有着非常高洁的象征意义,它出自淤泥之中,却纤尘不染;出自清水之中却又不妖媚。

法门寺博物馆珍藏的莲花造型的瑰宝所折射出的文化内涵,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将“廉”与“洁”有机结合,形成独特的廉洁文化,潜移默化地发挥其独有的教化功能,教化育人,提升人格,树立为人道德规范,同时也在提醒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守廉政准则,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人民公仆。(崔军宁)

责编:杜鹏飞

编辑:李静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